惊心动魄的战地救护!他们如何穿越火线,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原创 中国军视网 中国军视网 收录于合集 #讲武堂 21个

这是一条守护生命的漫漫长路,

这是一份饱含深情的战地记录。

枪林弹雨中,

他们穿越火线、不惧生死,

留下感天动地的战友情谊。

炮火硝烟中,

他们救死扶伤、千里转运,

谱写大爱无疆的生命颂歌。

8月13日本周日下午17:54,《讲武堂》将播出系列节目《军魂:抗美援朝战地日记》第三集《守护》,敬请收看!

本集邀请

军史专家 卢 勇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潘 宏

历史学者 单 双

阅读抗美援朝战地日记

重温那些鲜活而有温度的细节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除了与敌人战斗之外,志愿军还要与寒冷的天气、伤病以及饥饿进行艰苦的斗争。《讲武堂》栏目本期节目将通过一段段亲历者的回忆,去重温医疗卫生战线上那些感人的故事,感受那些温暖的情谊。

▍01

炮火硝烟中的战地医院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后,大批医生、卫生员、担架队及后勤相关保障人员跟随部队先后入朝,开展伤员救治工作。入朝作战初期,我军在后勤补给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医疗救护工作也面临着物资短缺、美军飞机随时随地扫射轰炸等特殊情况。

医务人员在敌火中抢救伤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在美军的一次轰炸中,年轻的男护士为了保护伤员,当场中弹牺牲。护士长毛喜林将所有的伤病员、重要的医疗物资、医疗器材全部抢运出来。

战地医院的手术室非常简陋,它设在老百姓遗弃的土房中。为了防止尘土下落,医务人员用棉布将墙面包裹,没有电灯,就用手电筒、蜡烛、煤油灯等照明工具替代,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战地手术室仍然救治了许许多多志愿军伤病员。

▍02

争分夺秒的战地救护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伤员救治较为复杂,不但有枪伤、炸伤,还有冻伤和烧伤。当受到敌火压制时,战士们需要就地卧倒,有时敌火压制时间较长,战士们一动不动,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冻伤,有的战士甚至冻僵、牺牲在阵地上。

除了冻伤,还有很多烧伤的伤员,这其中最可怕的是凝固汽油弹造成的烧伤。凝固汽油弹能够产生高温火焰,其中的胶状物质粘在物体上无法扑灭,是一种惨无人道的武器。

▍03

感人至深的战友情谊

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倾尽全力悉心照顾,他们无私奉献,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份深深的情谊也留在了志愿军将士的心中。

一位重伤的小战士,手术后一直陷入昏迷中。护士刘藻芬衣不解带,日日夜夜地守护着他,终于把小战士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小战士睁开眼睛,看到刘藻芬的第一眼,就喊了一声“姐姐”,这声包含深情“姐姐”让刘藻芬和在场医务人员顿时热泪盈眶。

朝鲜战争爆发后,16岁的刘秀珍入朝参战。在三登库区护理站,刘秀珍和两个战友安全转运1200名伤员,无一例伤情加重,无一例事故,无一例死亡,创造了世界战地救护的奇迹。

在抗美援朝两年零九个月血与火的岁月里,医务工作者同志愿军将士一道,不畏艰险,顽强奋战。枪林弹雨中,他们不怕牺牲,接受着生与死的考验,筑起捍卫生命的钢铁长城。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7《讲武堂》本周日播出系列节目

《军魂:抗美援朝战地日记》第三集《守护》

首播时间:8月13日周日晚上17:54。

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上午7:58。

▍下期预告

8月20日,《讲武堂》将播出系列节目《军魂:抗美援朝战地日记》第四集《和平》,透过战地作家真实而细腻的记录,还原前线战斗生活的细节,展现志愿军将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敬请期待!

原标题:《惊心动魄的战地救护!他们如何穿越火线,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阅读原文

运动拉伸全攻略:频次、力度、时长以及全部位方法 出道45年的喜剧演员兼综艺人李京奎(64岁)传达了在广播界领悟的人生原则。12月2日,李京奎出演了youtube频道《知识人邀请席》节目,以在电视界经历的各种经验为基础,坦率地表达了在综艺节目中生存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