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LED变色变光的神话

随着LED应用越来越广泛,LED在照明行业的比例急剧攀升,LED已经成了我们随手可触,随处可见的照明主力。 家居,商照,酒店工程,城市亮化......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LED因其低能耗,高光通量,寿命长,成了照明界的神话,似乎是个完美的存在。 我们先来看看LED的发光原理,LED来源于英文名称Light Emitting Diode,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光二极管,由支架,银胶,晶片,金线和环氧树脂组成。它的发光原理是电能转化光能,用三基色光来激发荧光粉来实现多种色彩LED的呈现。自从白光LED面世以来,LED被广泛应用到照明领域,并且迅速占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这里需要说一下白光LED, 它主要是由蓝光激发荧光粉形成的。这里大家可以看下上一篇文章,关于蓝光危害的相关知识,这里就不赘述了。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LED有高白光6000K色温,中性光4000K色温,和暖光3000K色温的。 从用眼的健康的角度来说,3000K对眼睛是伤害最小,4000K次之,6000K的危害最大。所以,国家有明文规定,作为中小学生用的学习台灯,色温必须在4000K以下。 而在国外,本人在外销市场溜达十多年,大部分客户拒绝接受LED,小部分接受4000K以下色温的LED产品。 现在来谈谈LED变色变光的原理。高白光6000K,中性光4000K, 暖光3000K, 这三种是市场最普遍的产品。一个灯具怎样实现变色变光呢,在同一盏灯的光源区,色温6000K的LED和色温3000K的LED间隔焊接,接线使用分段器控制,一种亮法是只亮6000K,此时灯为高白光,一种亮法是只亮3000K,此时为暖光,第三种亮法是所有灯珠全亮,此时呈现的是接近4000K的光效,即中性光。 通过多次开光或者匹配遥控器来达到更换色温的效果,这就是大家见到的LED变色变光的原理。 最后来谈一下通过变色形成的中性光和原本4000K产品的中性光的根本差别。 变色温形成中性光,光源部分高白光依然存在,高白光带来的蓝光危害并没有因为你开中性光而减少。 而如果光源本身就是4000K的中性光,则蓝光危害就会小很多很多。所以,我一直建议身边的人,若不得不选LED,务必选单一色温的4000K或者3000K,千万不要被一些产品的变色变光的神话所迷惑。 选单一色温的产品,增加无极调光的功能,通过调亮暗来实现你需要的亮度和氛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光源历史从明火,到白炽灯,荧光灯,LED,再到OLED,虽然OLED是目前最理想的光源,但是造价偏高,还未能大范围普及,在LED成为必选项的时候,本着对自己和家人眼睛负责的态度,请慎选色温。

本篇文章使用有道云笔记编辑

点击体验

科普一下LED变色变光的神话脉脉END阅读 918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相关推荐最新发布大家都在看热门人脉圈评论我来说几句...全部1条评论杨先生哪位老板有拉链拉头和五金配件电镀的可以联系我喔

19-01-13

【干货】中行信用卡最强提额攻略 贷款申请下来了不用会怎么样?可能有这些后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