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鬼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婦科學》 >> 妊娠病 >> 鬼胎

中醫婦科學

妊娠病

妊娠惡阻

妊娠腹痛

異位妊娠

胎漏

胎動不安

滑胎

胎死不下

胎萎不長

鬼胎

胎水腫滿

妊娠腫脹

妊娠心煩

妊娠眩暈

妊娠癇證

妊娠小便淋痛

中醫婦科學目錄

妊娠數月,腹部異常增大,隱隱作痛,陰道反覆流血或下水泡如蝦蟆子者,稱為「鬼胎」,亦稱「偽胎」。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葡萄胎、侵蝕性葡萄胎。葡萄胎患者多有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大量出血時可導致休克。葡萄胎和侵蝕性葡萄胎有惡變可能,因此,葡萄胎術後應隨訪和避孕2年。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是素體虛弱,七情鬱結,濕濁凝滯不散,精血雖凝而終不成形,遂為鬼胎。常見分型有氣血虛弱、氣滯血瘀、寒濕鬱結、痰濁凝滯。

一、氣血虛弱

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孕後憂思不解,血隨氣結而不散,沖任滯逆,胞中壅瘀,腹部脹大,胎失所養則胎死,瘀傷胞脈則流血,發為鬼胎。

二、氣滯血瘀

素性抑鬱,孕後情志不遂,肝鬱氣滯,血與氣結,沖任不暢,瘀血結聚胞中,腹大異常,瘀血傷胎則胎壞,瘀傷胞脈則流血,發為鬼胎。

三、寒濕鬱結

孕婦久居濕地,或貪涼飲冷,寒濕客於沖任,氣血凝滯胞宮,腹大異常,寒濕生濁傷胎,瘀傷胞脈則流血,發為鬼胎。

四、痰濁凝滯

孕婦素體肥胖,或恣食厚味,或脾虛不運,濕聚成痰,痰濁內停,沖任不暢,痰濁氣血結聚胞中,腹大異常,痰濁凝滯傷胎,瘀傷胞脈則流血,發為鬼胎。

[辨證論治]

辨證以孕期陰道流血、腹大異常為主,結合全身症状及舌詠等,綜合分析,指導治療。

治療以下胎祛瘀為主,佐以調補氣血,以善其後。

一、氣血虛弱型

主要證候:孕期陰道不規則流血,量多,色淡,質稀,腹大異常,時有腹部隱痛,無胎動、胎心,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舌淡嫩,脈細弱。

證候分析:素體氣血虛弱,沖任滯逆,胞中壅瘀,故腹大異常;瘀傷胞脈,且氣血不足,或鬼胎孕久,故陰道流血量多,色淡,質稀,腹部隱痛;胎失所養則無胎動、胎心;血虛不榮,氣虛不布,故頭暈眼花,面色蒼白;中氣不足,故神疲乏力;血虛心神失養,故心悸失眠。舌淡嫩,脈細弱,為氣血兩虛之徵。

治療法則:益氣養血,活血下胎。

方藥舉例:救母丹加枳殼、牛膝。

二、氣滯血瘀型

主要證候:孕期陰道不規則流血,量少不爽,或量多,血色紫黯有塊,腹大異常,時有腹部脹痛,拒按,無胎動、胎心,胸脅脹滿,煩躁易怒,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沉弦。

證候分析:素多抑鬱,郁則氣滯,血隨氣結,沖任不暢,瘀血結聚胞中,故腹大異常;瘀傷胞脈,故陰道不規則流血,腹部脹痛拒按;離經之血時瘀時流,故量少不爽,或量多,色紫黯有塊;瘀結傷胎,故無胎動、胎心;情志抑鬱,氣滯不宣,經脈不利,故胸脅脹滿,煩躁易怒。舌紫黯,有瘀點,脈澀或沉弦,也為氣血瘀滯之徵。

治療法則:理氣活血,祛瘀下胎。

方藥舉例:盪鬼湯(《傅青主女科》)。

人蔘、當歸、大黃、川牛膝、雷丸、紅花、丹皮、枳殼、厚朴、桃仁

方中枳殼、厚朴理氣行滯;桃仁、紅花、丹皮、川牛膝活血化瘀以下胎;大黃、雷丸行瘀血、盪積滯以下胎;人蔘、當歸補氣養血,使攻積而不傷正。全方共奏行氣活血,祛瘀下胎之效。

三、寒濕鬱結型

主要證候:孕期陰道不規則流血,量少,色紫黯有塊,腹大異常,小腹冷痛,無胎動、胎心,形寒肢冷,苔白膩,脈沉緊。

證候分析:寒濕內侵,客於沖任,凝聚胞中,故腹大異常;瘀傷胞脈,故陰道流血,色紫黯而有瘀塊;瘀濁傷胎,則無胎動、胎心;血為寒凝,運行不暢,故常有小腹冷痛;寒濕凝滯,陽不外達,故形寒肢冷。苔白膩,脈沉緊,為寒濕凝滯之徵。

治療法則:散寒除濕,逐水下胎。

方藥舉例:芫花散(《婦科玉尺》)。

芫花、吳茱萸、秦艽、白僵蠶、柴胡、川烏、巴戟

方中芫花瀉水逐飲下胎為君;柴胡、吳茱萸疏肝下氣為臣;川烏、巴戟、秦艽、白僵蠶溫暖下元,祛寒濕,散風止痛。全方共收散寒祛濕,逐水下胎之效。

四、痰濁凝滯型

主要證候:孕期陰道不規則流血,量少色黯,腹大異常,無胎動、胎心,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舌淡,苔膩,脈滑。

證候分析:痰濁內停,與血結聚胞中,故腹大異常;瘀傷胞脈,故陰道流血,量少色黯;痰濁內停,氣機不暢,故胸脅滿悶,嘔惡痰多。形體肥胖,舌淡苔膩,脈滑,為痰濕之徵。

治療法則:化痰除濕,行氣下胎。

方藥舉例:平胃散加芒硝、枳殼。

若藥物治療不便時,可以結合清官、預防性化療等治療手段。

參看

鬼胎

葡萄胎

胎萎不長 | 胎水腫滿

出自A+醫學百科 「中醫婦科/鬼胎」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8%AD%E5%8C%BB%E5%A6%87%E7%A7%91/%E9%AC%BC%E8%83%8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中醫婦科/鬼胎」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 中醫婦科學正文 | 圖書正文

电热膜安装与调节全攻略:注意事项一网打尽 《逆水寒》改名方法介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