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走了一下 helix 的 tutor 用起来,跟用emacs 比,感觉一下畅快了

刚刚试了下,emacs -q 之后,好像默认没法把 git 目录当做一个 project 来处理, 打开了一个 tsx 文件发现没有高亮显示,执行 xref-find-definition 提示要找一个 TAG 文件, 手动运行 eglot 后,可以跳转定义,查找引用这些了,但是还没找到如何高亮显示文件内容,执行 typescript-mode 提示激活 tree-sitter 失败

差别还是挺大的

如果我从一个新手的角度来考虑,这两个可能会被新手划到 “可用” 和 “不可用” 两个范畴

可能这也正是大家需要 emacs 的 start kit 的原因吧,相较而言,新出现的这些 editor,比如 vscode, helix, neovim, 感觉都非常重视针对新手初次的体验,毕竟先要框住人,先用上,再能谈参与进来,进而做更多的贡献。

我的 emacs 配置积累了有十几年了,光配置已经有 1000 多个 commit 演进,考虑了很多自己的非常个性化的需求,说实话除了速度之外,其他都是很匹配我的需求的配置了。

只是第一次用 helix 确实感觉很惊艳。没有任何配置,在项目根目录下,直接 hx . 然后空格,弹出 which key 的 popup,直接输入 f,输入文件名,发现一切都是 ready 的,用起来这么舒服,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当然我的这个体验可能也和我之前用过很多年的 vim,也很喜欢这一套模式编辑的概念有关系。

BTW 方便能请教下,你是怎么执行 emacs -q 吗?

GEEK 极客 K2 智能钢琴开箱体验 天正T20V8.0安装教程 + 全版本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