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美化了的地名:寿比胡同
但是在过去,是离不开这种作坊的,只不过在加工过程中,动物皮毛总会散发出一股味道,这家作坊常年在此经营,从此经过的人们总会闻到这种难闻的气味儿,因此才得名“臭皮胡同”。不过在清朝也不全叫这个名字,胡同西段称臭皮胡同,东段叫肃宁府胡同。说起这个肃宁府,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魏忠贤。魏忠贤是明朝著名的宦官,在那个“盛产”太监的朝代,您说叫“名留青史”也好,叫“遗臭万年”也罢,反正知名的太监是不少。而魏忠贤呢,绝对算是其中的“头路角儿”。
(台湾男演员金士杰扮演的魏忠贤)
魏忠贤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却与皇帝的乳母客式结成了“对食”夫妻。在客氏的帮助下,魏忠贤扶摇直上,以至于到后来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出门时的仪仗几乎与皇帝看齐,被称为“九千岁”,更有甚者称之为借“九千九百岁”,与万民之主的万岁只差一百岁,可以说把太监这份职业做到了极致。关于他的事迹,咱们在介绍魏染胡同时已经说过了,所以在这儿也就不必赘述了。(链接:魏染胡同与魏忠贤到底有没有关系?)
魏忠贤是河北肃宁人,人称魏肃宁。这个习惯在明朝是个时尚,特别是官场,你是哪里人就把你的家乡加上姓氏称呼你,而且是个尊称,比如明朝著名的权臣张居正,他是湖北江陵人,所以人称张江陵。据说魏忠贤当年就住在寿比胡同东段,他的府邸被称作肃宁府。可是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魏忠贤是太监,应该住在宫里,其实过去得宠的太监在外面买房子置地这事儿并不新鲜。
不过关于肃宁府确实有另一种说法,说这是魏忠贤侄子魏良卿的宅邸。魏良卿原本在家务农,突然间自己的叔叔发达了,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弃农从官”,到北京投靠魏忠贤。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忠贤的干儿子、干孙子都得到实惠了(有的干儿子比他岁数还大),何况自己的亲侄子。史书上说魏良卿“论功封良卿肃宁伯”,可是这位同志立的哪门子功,可是一样儿都没说。老说“公侯伯子男”,在封建社会封个伯爵可也不容易了,要知道广为人知的大军师刘伯温,那可是明朝开国的功臣,才是个诚意伯!
我们也只能说魏良卿同志摊上个好叔叔,据说后来还升了公爵。魏良卿的肃宁伯(公)府就在寿比胡同,据说当年整个寿比胡同东段全是肃宁伯府的地盘儿,由此可见魏家势力之大。您看过前两年管虎导演指导、冯小刚、张涵予主演的电影《老炮儿》吧?据说六爷的家,就在寿比胡同肃宁府取过景。
不管是因为魏忠贤还是魏良卿(普遍比较认可后者),总之在1965年以前,胡同东段还叫肃宁府胡同,西段早在1947年就将臭皮胡同雅化为寿比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寿比胡同与肃宁府胡同合并称“交道口南头条”。“文革”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九条”;1979年整条胡同改为寿比胡同。
注:插图及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