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交流笔记20250220 交流整理笔记如下:Q&A Q:第三方数据显示海信1 月份整体略有下滑,这和经营情况是否匹配?对一季度内销的展望或...

来源:雪球App,作者: 鸿佳投研,(https://xueqiu.com/8233039507/324286410)

交流整理笔记如下:

Q&A

Q:第三方数据显示海信1 月份整体略有下滑,这和经营情况是否匹配?对一季度内销的展望或预期是什么样的基调?从企业经营看,一季度是否一二三月份逐月表现越来越好?

A:第三方数据显示海信 1 月份内销有较大幅度下滑,但实际情况是 1 月份由于春节和去年年底的因素,内销销量是大个位数的下滑,并且结构改善比较明显。

对于一季度内销的展望,量上应该比较可观,重点在于结构改善带来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的变化,同比会有变化。

从企业经营角度看,由于 1 月份国补在各地区落地情况不同,且去年12月中下旬存在消费者和渠道抢货因素,特别是高端产品,所以从一二三月份内部结构看,应该是逐步往上走的。

Q:今年新品上新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A:彩电新品发布通常3月份(AWE展会)和9月份是两个节点。

3月份的AWE 展会上会发布一些大型新产品,像三色背光等技术相关产品可能会发布,也会有AI电视的更新发布。

从技术层面看,今年会大力推广普通迷你单色白光迷你产品,去年 Q4 其在内销占比接近百分之二十七八,今年可能会超过这个速度,占比可能达到30多甚至40。同时会推出三色迷你作为领先技术产品,等单色迷你基本普及后,

再将更高端的单色产品逐步下沉推广,形成未来两三年产品迭代的梯队战。

此外,今年国补进入后半程,产品方面会在同一尺寸段同时布局高端、中端、低端产品,并且对于乡镇级的下层市场会加大推广力度。

Q:有没有内部看过国补前后内销利润率有多大提升?这部分对明年有多大拉动?能否简单拆分?

A:整体看 Q4的内销,因国补使得内销整体的利润率水平创历史新高。

Mini产品在其中对结构影响比较明显,其量的占比接近30%,销售额占比接近50%。

Mini产品和一般产品的毛利率存在差别,随着 Mini产品渗透率提升,价差和利率差在缩小,但目前按照渗透率来看,Mini比一般产品的毛利率大概高5-8个点,所以去年 Q4利润率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是 Mini 和大屏化在结构中的提升。

另外,去年四季度包括微大、海信平台推出了价格适中的音乐产品,其盈利能力比普通产品偏高,不过相比 Mini产品,普通产品利润率仍有差距,随着 Mini渗透率提高,价差可能会更小,但整体均价和盈利能力仍比一般产品高不少。

Q:内销对威大的大概规划是什么?去年威大前两三季度表现不

好但四季度调整后上量和份额增长很快,今年对威大的大概预期是什么?是否有其他产品上新或组合策略规划?

A:去年威大前两三个季度表现不好的原因包括线上营销不足、对威大品牌投入和重视度不够、高端大屏迷你产品导入不足、线上私域流量利用不够等。

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在品牌、产品、团队架构方面进行了调整,如导入高端产品进行营销、加强线上私域流量利用、更换团队激励方式等,Q4效果较好,但威大 Q4增长没有海信主品牌好,因为市场偏高端。

今年会继续加强去年 Q4以来做得好的方面,包括营销、产品策略、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打法,并且针对乡镇级市场会有更大作为,威大的渗透率和份额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Q:海信品牌在海外各主要市场的价格指数分别是多少?本公司外销目前的平均销售尺寸是多少?

A:目前还在统计各主要市场的品牌价格指数,整体海外的平均价格指数大概在七八十左右。去年外销的平均销售尺寸在50-51寸之间,增长了0.5-1寸,尺寸分布方面,欧美大概五十五十大几寸,东南亚、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大概40多寸。

Q:公司海外高端化主要从哪些方面推进?目前海外主要是欧洲市场高端化较好还是其他市场?

A:海外高端化可从平均尺寸增长、Mini 的渗透率、ASP (平均销售价格)这几个指标来看。

海外过去几年这些指标在增长,但速度比国内慢很多。今年打算加大力度推广国内成熟的 Mini技术到海外。在海外市场中,日本的高端化做得最好,去年高端产品高价策略下市场份额在35-40之间;(更多纪要happy_chan668)欧洲稍好一些;新兴市场平均水平偏低,平均尺寸和ASP 都偏低;美国一直面临高端化问题,受低端沃尔玛自有品牌竞争影响,这两年在切换高端渠道,降低沃尔玛份额,提高其他渠道份额,先切换渠道再切换高端产品,从而带来产品结构变化,最终影响ASP和品牌价格指数。

Q:公司内部如何看待来自小米的竞争压力?

A:黑电行业之前被互联网品牌拉低价格和利润率水平,小米近年开始向高端化转型,追求提升品牌力,协调软件硬件盈利。

随着小米高端化,对整个行业是好事,如果小米不再过度降价,对头部品牌来说是很好的边际变化。

红米与海信不在同一价格带竞争,小米的这种转变对行业有积极影响。

Q:目前在北美或美国市场能做到多少份额?能否排到第三?如何看待24-25 年利润改善趋势?美国大概600万台排名第几?

A:在美国市场份额为12-13%左右,大概600多万台,排名第三或者第四。美国市场竞争激烈,受沃尔玛自有品牌影响,低端价格带竞争尤甚。这两年在压缩沃尔玛渠道销售份额占比,提升其他渠道份额,目前沃尔玛占比50多,其他渠道份额在逐步调整。

希望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改变渠道和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力和品牌价格指数。

关税方面,短期可由越南工厂供应美国市场,中长期看关税不影响产业竞争格局。

Q:在不同渠道的产品毛利率和利润率有多大差异?

A:目前处于渠道切换的过渡期,有费用投入可能影响利润率水平,所以没有关于不同渠道产品毛利率和利润率差异的数据。

从整体来看,美国市场在海外市场中的盈利能力是最差的,与欧洲、日本、新兴市场相比都是如此。

Q:今年补贴各省相对独立,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影响?

A:从消费者角度看,今年补贴各省相对独立可能没有去年便利,例如在电商平台下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门槛,但总体上不改变大的影响。

Q:越南工厂规划产能和25年投产的生产成本如何?

A:关于越南工厂,目前还未达到满产状态,所以难以评估其整体成本。不过从越南工厂和墨西哥工厂供应美国的情况来看,越南工厂的生产制造成本可能比墨西哥低一点,但运到美国的运费可能会高一点,整体水平应该差不多。

Q:海外结构中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区域的占比和增速如何?公司东芝电池收入体量和增速如何?

A:从海外市场来看,去年全球大概销售2,900万台。其中,国内大概800多万台,海外大概2,000 万台左右。美国占比大概30%, 北美整体占比40%, 欧洲占比20%多, 日本接近10%,新兴市场接近25-30%。从增速方面来看,欧洲大概20%的增速,北美不到10%,新兴市场中南美接近30%的增速,日本接近10%的增速,去年海外整体增速 10多个点。东芝的话大概年销售三四百万台的水平。

Q:如何管理面板成本上涨压力?是否有议价能力?

A:对于面板成本上涨压力的管理,去年年底基本已签订今年的面板供应商供应链订单,供应量应无问题。同时,一些大型面板厂在扩产大屏产能,如5升、85升和100升的产能,并且也在扶持小型供应商扩产。整体来看,今年中小尺寸面板成本应无变化,大尺寸可能全年涨幅维持在5 -8个点左右,近期面板厂对外反馈预计也是5%左右,与我们的判断相符。从历史和逻辑来看,面板温和上涨对头部品牌并非坏事,因为这表明需求较好。在面板上涨过程中,产品的定义、推出和迭代能够将面板成本的涨幅传导给终端市场,特别是在产品结构改善的情况下。而且,我们是85寸以上最大的采购商,在面板温和上涨过程中,溢价和供应问题相对较好。

Q:海外尺寸大概50多,国内大概60多是否正确?到75寸或80寸时价格价差拉大是否属实?从70寸以下往上走价格变化幅度是否较大?迷你这一块的成本占比是否较多?

A:海外平均尺寸为50-51 寸,国内去年从63寸左右增长到了66寸。从厂商出货端来看,65寸和75寸的出货量和销售额结构基本持平,85 寸以上销售额占比是销售量占比的三倍以上,55 寸以下销售量占比大于销售额占比。终端零售价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尺寸越大价格越高,到85寸以上价值量更高。对于75寸或80寸以上的大屏产品,随着有 mini产品的出现,面板成本占比在下降,某一型号高端大尺寸迷你产品的面板成本占比可能比一般产品降低接近10个点,但不同型号和价格定位会有差异。在模组方面,迷你产品有额外的价值量,成本占比相对较多。

Q:AI电视在创新上有哪些主要特征?会带来哪些变化?电视芯片是否具有算力方面的能力?是否还未形成产品?

A:AI电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有AI芯片、AI算法和自己的行业大模型(青海大模型),并且正在接入外部第三方通用大模型。功能方面,一是AI会自动优化改善音质和画质,二是在交互和服务方面,包括教育、健身、家庭等场景,语音交互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利用技术能力。未来,电视作为家庭AI终端和入口,其产品形态和交互形态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未来一两年可能会有较好的成果。电视芯片具有算力方面的能力,可以运行专家模型,如AI画质、AI音质以及部分AI功能,但运行大模型功能需要联网。关于 AR眼镜方面,公司有储备和前期工作,虽然目前还未形成产品,但产品不是问题,会根据市场情况开发推出。

Q:今年全球电视市场预计增速如何?

A:全球电视市场预计增速维持平稳,去年大概2亿零多少万台,今年预计全球大概2亿台多一点点,没有明显变化。在国内,过去几年有下滑,近两年处于稳定状态,未来要看新技术是否能改变电视产品的市场定位。

Q:海信在欧洲市场知名度明显提升后,公司对欧洲后续计划是以销量考核还是销售额考核为主?

A:海信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为百分之十几,去年欧洲杯带来了渠道和门店展台进驻的良好机会。未来在欧洲,渠道和量都会同时改变,因为目前占有率不高。整体公司对利润的考核越来越重。

Q:看到去年拉美中东非增长较好,今年的规划是怎样的?

A:拉美中东非等新兴市场去年增长较好是因为基数不高。与欧美不同,新兴市场目前渠道覆盖率较低,所以今年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渠道覆盖率,短期内以量的增长为主。

Q:公司今年股权激励有什么新规划?能否介绍一下?25 年全年收入利润目标是多少?中长期事项目标能达到什么样的利润率水平?公司管理层是否有规划希望做到相对均衡或目标值的利润率水平?

A:关于股权激励,目前正在推进,但还没有明确结论,不确定今年能否推出。不过从行业趋势来看,这是一个趋势,兄弟公司海信家电也在推进,我们之前间隔较长,未来间隔会缩短。对于今年整体预期,利润层面会按照之前股权激励目标努力推进。关于25 年全年收入利润目标,没有提及具体数值。中长期来看,随着品牌在国内外的提升,国内利润率改善会更领先一些,希望通过两三年时间让国内盈利能力上一个台阶;海外方面,目前全球平均价格指数大概七八十个点,希望通过三四年时间将海外品牌价格指数提升到100个点左右,从而打开海外盈利空间。虽然没有具体的中长期利润率量化目标,但这是值得展望和探讨的。

$海信视像(SH600060)$ $上证指数(SH000001)$ #交流纪要#

如何申请百度钱包额度,轻松获得高额度 在线直播网站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