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独立运动
此條目可参照越南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11月25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越南獨立運動八月革命期間在河内的橫幅日期1885 - 1945年地点 法属印度支那東京保護國、安南保護國、交趾支那参战方
越南光復會(1912 - 15) 越南復國同盟會(1939 - ) 越南革命同盟會(1942 - )
越南國民黨
支持: 中國
印度支那共产党
越南共產黨
越南獨立同盟會(1941 - )
越南共產黨
支持: 中国共产党
法國
法属印度支那
大日本帝国(1940-1945年)
越南帝國(1945年)指挥官与领导者
潘佩珠(被俘) 阮海臣 陳文恩 阮太學 † 武鴻卿 張發奎 張佩公
胡志明
亨利·羅塞爾·德·可爾西 让德句 保大帝
越南独立运动(越南语:Phong trào độc lập Việt Nam/風潮獨立越南),又称越南民族解放运动(越南语:Phong trào giải phóng dân tộc Việt Nam/風潮解放民族越南),指的是越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段时间里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一系列独立运动的统称。
歷史沿革[编辑]
19世纪中叶,由于越南在北圻战役中战败,逐渐成为法国势力圈。1885年,清朝在中法战争之后承认越南为法国保护国、不再给予越南支持,越南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同年,便有由辅政大臣尊室说发起的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勤王运动。这场运动虽然最后在1895年失败,但激起了越南民族主义。
此后,又有潘佩珠、潘周桢、強㭽等资本主义者相继发动反法斗争。1930年,越南共产党成立,并逐渐壮大。1945年,胡志明发动八月革命,在河内发表《越南独立宣言》,越南正式宣布独立。1954年,根据新签署的《日内瓦会议》,越南的独立获得法国承认。
相關戰役[编辑]
勤王運動
安沛起義
八月革命
查论编越南独立运动事件炮擊沱㶞 · 交趾支那遠征 · 北圻變故 · 東京遠征 · 文紳運動 · 勤王運動 · 巴亭起義 · 安世起義(越南语:Khởi nghĩa Yên Thế) · 河城投毒事件 · 維新運動 · 東遊運動 · 第一次世界大戰(越南语:Việt Nam trong Chiến tranh thế giới thứ nhất) · 太原起義 · 暗殺巴贊(越南语:Vụ ám sát Bazin) · 安沛起義 · 乂靜蘇維埃運動 · 東洋民主運動(越南语:Phong trào Dân chủ Đông Dương (1936-1939)) · 第二次世界大戰(越南语:Việt Nam trong Chiến tranh thế giới thứ hai) · 南圻起义 · 三九政变 · 越南獨立宣告 (越南帝國) · 八月革命 · 越南獨立宣言 (越盟) · 法越战争 · 日內瓦會議 潘佩珠胡志明組織 東京義塾 · 維新會 · 越南光復會 · 越南國民黨 · 越南共產黨 · 越南復國同盟會 · 越南革命同盟會 · 越南獨立同盟會 起義領導者 張定 · 阮忠直 · 尊室說 · 丁功壯 · 范澎 · 阮光碧 · 阮善述 · 潘廷逢 · 黃花探 · 阮春溫 · 潘赤龍 · 陳高雲 · 阮太學 · 胡志明 文學家 阮廷炤 · 潘文值(越南语:Phan Văn Trị) · 吳德繼 獨立運動家 阮神獻 · 鄧元謹 · 潘佩珠 · 阮尚賢 · 潘周楨 · 阮權 · 梁文玕 · 強㭽 · 阮克勤(越南语:Nguyễn Khắc Cần) · 阮太學 · 潘赤龍 · 謝秋收 · 阮安寧 · 阮海臣 · 張子英 · 胡志明 · 武鴻卿 皇帝 嗣德帝 · 咸宜帝 · 成泰帝 · 維新帝 · 保大帝 殖民長官 印度支那總督 · 安南高級專員 · 東京高級專員 · 交趾支那都督 親法官員 黃高啟 · 陳伯祿(越南语:Trần Bá Lộc) · 黃公晉(越南语:Huỳnh Công Tấn) · 阮紳 · 黎讙